笃行卅载路 人山两不负——解码溧阳“生态创新”升级之路

自在溧阳 2021-04-22 09:23

四月的溧阳吸引着全球目光。一年一度,传承了三十年的盛会——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如约而至。

▲2021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两节”期间, 16位两院院士和300余名顶尖科学家齐聚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为溧阳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把脉献策;

首届电动中国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相关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电动中国的美好未来;

长三角“一地六县(溧阳、宜兴、安吉、长兴、广德、郎溪、上海白茅岭)”文旅联盟高端对话暨精品线路发布会在溧举行;

溧阳市政府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征集溧阳“森林望楼”设计方案。我市将在宁杭高铁与高速公路之间开辟约40公里森林长廊,并建12个“森林望楼”,缝合被割裂的自然生态与城乡空间,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不同于三十年前单一的展示山水之美、促进经贸交流和城市宣传,如今的溧阳“两节”有了全新使命,即凝聚创新之力,成为科学技术的营地、创新力量的纽带,这也恰展示了溧阳“生态创新”理念的不断升级。

▲南山竹海

A、开启“两山”相互转换1.0模式:

以创新生态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方式,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提档转换;以政府主导环境治理的主动作为,推动“金山银山”向“绿水青山”渐进转换,拉开了溧阳“生态创新”的序幕。

▲天目湖

上世纪90年代伊始,具有秀美生态的溧阳以“撤县设市”为契机,思变求进,全面实施天目湖旅游开发、丘陵山区综合开发、昆仑经济技术开发、苏浙皖边界市场开发“四大开发”战略,打响了溧阳创新生态资源利用方式的发令枪。

三十年来,勇于开拓创新的溧阳人不仅把沙河水库、大溪水库这类的设施打造成了华东唯一,全国两家之一的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而且成就了全国第一家水利设施类的上市公司“天目湖”,更是吸引了超过20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徜徉在溧阳的绿水青山间。溧阳也因此开启了“因为一湖水,爱上一座城”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目前,溧阳有近10万人捧上了旅游“金饭碗”,202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0亿元。

三十年前,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我市实施“丘陵山区综合开发”战略,根据丘陵山区的资源特点,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领着丘陵山区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进军。特别是,从无到有引进并改进“白茶”,发展成如今产值超10亿元的茶产业,“天目湖白茶”成了我市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茶山新貌

此外, 上世纪90年代,我市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建设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后来形成动力电池、智能电网、农牧与饲料机械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四大重点产业”夯实了基础。1991年,在溧阳建起的全省第一家省级边界市场——苏浙皖边界市场,开启了探索区域联动发展之路。苏浙皖边界市场实现当年建成,当年见效,总成交额达3亿多元,平均每天85万元。1993年10月,苏浙皖边界市场被评为“全省十大农副产品市场”之首。

“生态创新”从“四大开发”拉开序幕,一个绿色发展的溧阳,呼之欲出。

B、形成“两山”相互转换2.0模式:

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共赢,扩大“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领域;以追求全域洁净和区域领先的优质生态供给,丰富“金山银山”向“绿水青山”转换的内涵,明晰了溧阳“生态创新”的路径。

如果说实施“四大开发”还只是将生态资源进行相对简单的创新利用,那么随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我市的绿色发展理念也在持续不断地转型和深化着。

我市以追求全域洁净和区域领先的优质生态供给为奋斗愿景,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以最严苛的态度,向着最高的定位,开启了小城历史上最大规模和力度的“治山理水美村”行动,干净、整洁、舒适、美观成为溧阳全域环境的新评价。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生态选择溧阳、因为生态爱上溧阳。我市还不断创新“两山”转化通道,在现有“农村路”基础上,打造了全长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串联全域全景,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往“打卡”,带动沿线10万农民增收致富。

▲“溧阳1号公路”

创新的举措更让群众享有别样“生态红利”。我市坚持城乡无界,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类空间,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溧阳“三生共融”的做法被纳入国家绿色发展示范案例。

通过生态的吸引,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中英电动汽车联合创新中心、高压智能变压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创平台相继选择溧阳,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也先后成立溧阳研究院。以上汽集团、宁德时代等“世界500强”企业为龙头的40多个先进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在溧集聚,溧阳成为国内配套最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

在“两山”转换的实践探索中,理论之花也结出硕果。2019年,我市探索的“生态创新”这一系统概念出世,即:在区域竞合中以生态作为基础变量、核心资源和比较优势,吸引产业、科技、人才等与其聚合裂变,带动城乡空间、公共服务、生活方式与其融合嬗变,系统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以生态推动区域分工协作、城市能级提升的创造性实践。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中科院院士杨国桢来到溧阳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以绿色旅游、绿色生态为基础来加速科技、人才、产业集聚,是一个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想法。”

C、探索“两山”相互转换3.0模式:

以建设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先行先试,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直接转换,以变“政府买单”为“市场共担”的共享共治,构建“金山银山”向“绿水青山”转换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引领着溧阳“生态创新”走出去。

以生态为最核心资源,与创新发展要素结合,把绿水青山持续涵养出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生态创新’之路,溧阳人民已经坚持走了三十多年。

正如市委书记徐华勤所言,三十年来,溧阳所做的一切,都是以生态为本底和本钱,对生产、生活进行吸引和融合创新发展。这种生态的开发、修复、保护和创新,是溧阳一路走来、一脉相承的生动实践,更是“绿水青山”直通“金山银山”的现实写照。

近年来,我市在天目湖流域开展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的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进行直接市场价值评估转化,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直接转换。“探索综合性生态产品交易是溧阳关于‘两山’理念转化的创新实践,更是全国首例。把这件事做好,不管是在理论突破还是政策操作上,都对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科院院士傅伯杰对溧阳天目湖流域生态产品交易试点方案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探索过程中,我市还不断扩大“生态圈”,打造区域绿色共同体。我市首倡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县为单位、以生态保护为纽带打造省际边界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样本;与安吉、长兴、宜兴、广德、郎溪、白茅岭(“一地六县”)提出共同放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引领作用,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与此同时,我市还更加积极地参与都市圈、城市群的产业分工,打造动力电池、高端不锈钢、绿色建安等地标性产业集群,创造与苏南发达地区相匹配的城市能级。

如今的溧阳,经济总量迈上千亿,高质量发展全省“十强”;五年夺得七大百亿项目,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建筑之乡等靓丽名片,让这座历久弥新的城市熠熠生光。

今年,我市更以“生态品质巩固提升”为工作主题,依托“生态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争创公园城市、全域旅游、产业集群、乡村建设、区域协作“五个示范”,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让更多追求事业、向往自然、悉心绿色的力量在溧阳集聚,以“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人人寿比南山”美好画卷的奋力展现,镌刻溧阳绿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印记。


来源:溧阳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文静 沈亚萍

编辑:支馨云 陈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