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党史·雏鹰诵 | 溧阳抗日武装建设(一)
抗日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始终是对敌斗争的主要形式。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抗日武装的建设。
溧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1年6月成立后,就组建了溧阳警卫队,田志荣任队长。各区成立区大队,各乡组织游击小组和乡中队。当年10月,以警卫队为基础,成立溧阳县警卫连,连长崔正海,指导员张家信,副连长易本柱,全连六七十人。
溧阳县政府设有军事科,负责全县地方武装的建立、训练和管理等工作。1942年6月,钱震宇任副县长兼军事科科长。不久,溧阳警卫连扩编为警卫营,钱震宇兼任营长,黎明、戴东生先后任教导员。营下辖三个连,第一连有100多人,二、三连各50人左右。
当时全县已有后周、竹箦桥、竹西、西塘、指前标、句四6个区,各区均有区大队,每队有二三十人;全县15个基本乡(基本乡就是民主政权较巩固的乡),每乡有乡中队,每中队大概一二十人。
1943年1月,新四军第十六旅第五十一团在溧阳地区进行整编,取消营一级机构,直辖四个连队,溧阳警卫营编为五十一团二连,这样,溧阳县机关的警卫工作也就由新建的四连担任了。
→音频点击:https://vod.cm.jstv.com/video/2021/4/25/20214251619331149167_281_2312.mp4
本期朗诵者:薛钦予,女。201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溧阳市古县街道办事处党建办科员 。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编辑:溧阳市融媒体中心 陈丽华